球王会体育官网
2025年7月30日全国生猪市场行情综述

日期:

2025-08-03

  1. 生猪价格:呈现弱势下行趋势,北方跌破 7 元防线 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 13.99 元 / 公斤(约 6.99 元 / 斤),较前一日下跌 0.12 元 / 公斤,环比跌幅达 4.83%,同比暴跌 27.81%,年内次低点再度刷新。北方主产区率先出现价格失守情况,东北三省生猪价格的范围为 6.7 - 7.1 元 / 斤,黑龙江局部地区成交价低至 6.6 元 / 斤;华北地区的河北、山东价格在 6.9 - 7.1 元 / 斤,养殖端恐慌性出栏现象加剧,屠宰场压价收购意愿强烈。南方市场相对具备抗跌性,广东、海南维持在 7.6 - 7.9 元 / 斤,但贵州、四川等地因大猪集中抛售影响,价格跌至 6.6 - 6.8 元 / 斤,南北价差拉大至 1.3 元 / 斤。

  从周度数据视角分析,本周全国生猪均价持续走低,整体下跌 0.71 元 / 公斤,跌幅达 4.83%。供应端方面,受前期母猪存栏量处于高位的影响,当前生猪出栏量仍维持在相对高位水平,尤其是北方地区,大猪积压问题较为严重,养殖户恐慌抛售。需求端,暑期消费淡季特征显著,学校放假、工地停工致使集团消费减少,居民因高温天气食欲下降,对猪肉的采购热情不高,白条走货困难,屠宰企业订单量下滑,不得不持续压低收购价格。

  全国 7 公斤外三元仔猪均价为 37.12 元 / 公斤,较前日下跌 0.73%。东北、华北仔猪价格在 35 - 37 元 / 公斤,山东、河南由于二次育肥较为谨慎,仔猪需求疲软,价格周环比下跌 0.5 - 1 元 / 公斤;南方广东、广西仔猪价格为 38 - 39 元 / 公斤,虽略高于北方,但受生猪价格拖累,散户补栏量下降 15%,规模场以 “按需采购” 为主,市场缺乏明显反弹动力。

  仔猪价格走弱的原因,一种原因是生猪市场行情不佳,养殖户对未来预期较为悲观,补栏意愿低迷;另一方面,部分地区仔猪疫病问题有所抬头,增加了养殖户的顾虑。从市场反馈情况去看,中小散户普遍处于观望状态,等待仔猪价格进一步下跌以及生猪市场行情好转;规模养殖场则基于自身产能规划和成本控制考量,谨慎采购仔猪,导致仔猪市场交易清淡。

  在剖析全国仔猪和生猪价格趋势时,需深入探究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当前,生猪市场行情报价持续承压,主要是由供应端、需求端、成本端以及政策端这四大核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从供应端视角来看,母猪存栏高位运行以及规模场月度计划冲刺是造成当前供应过剩的根本原因。据农业农村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6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042 万头,这已经是连续 9 个月超过正常保有量,而 4100 万头更是预警线。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生猪产能正处于兑现阶段,大量的生猪即将涌入市场。6 - 7 月标猪出栏均重 127 公斤,大猪(≥130 公斤)占比达 18%。在东北、华北等地,养殖户为规避亏损,加速抛售超重猪源,使得市场在短期内供应严重过剩。

  同时,牧原、温氏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为完成 7 月出栏目标,周度出栏量环比增长 10%。这些规模场的集中出栏,对市场行情报价造成较大冲击。中小散户受 “逢涨不卖、逢跌恐慌” 心态影响,在市场行情报价下跌时,急于抛售手中的生猪,进一步加剧了市场 “越跌越卖” 的恶性循环。这种供应端的双重挤压,使得市场上的生猪供应量远超于需求,价格自然难以支撑。

  进入三伏天,高温天气使得居民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更倾向于清淡饮食,猪肉消费降至年内低点。据市场调查与研究,农贸市场猪肉销量下降了 20%,餐饮渠道订单也减少了 15%。白条肉批发价为 18 - 20 元 / 公斤,与生猪价形成 “倒挂”,这表明市场需求极度疲软。屠宰企业开工率仅 55%,为减少相关成本,压价收猪成为常态。

  此外,当生猪均价跌破 7 元 / 斤后,鸡肉(8 元 / 斤)、鸭肉(6 元 / 斤)等替代品凭借价格上的优势,吸引了更多家庭消费者。猪肉在肉类消费中的占比降至 45%,创三年新低。这些替代品的分流,进一步压缩了猪肉的市场空间,使得需求端对生猪价格的支撑作用减弱。

  在成本端,玉米 2.85 元 / 公斤、豆粕 3.29 元 / 公斤的价格高位运行,导致自繁自养头均成本达 16 元 / 公斤。按照当前的猪价计算,每头标猪亏损 180 - 200 元,猪粮比为 5.89:1,已经跌破 6:1 的盈亏平衡点。

  成本的增加使得养殖户面临巨大压力,部分中小散户由于现金流紧张,不得不提前出栏 50 - 60 公斤的小猪。这些小猪的提前出栏,不仅拉低了市场均价,还打乱了市场的正常供应节奏,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供需失衡。

  面对猪价的持续下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6 月启动的冻猪肉收储,在短期内确实支撑了猪价的反弹,但这种效应仅维持了一周。7 月发改委 “引导降重出栏” 的政策,虽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缓解了肥猪过剩的问题,但养殖端对后市的分歧依然明显。二次育肥补栏量同比下降 30%,这表明养殖户对市场信心不足,行业产能去化进程缓慢。市场原本对政策托底抱有较高预期,但随着政策效果逐渐减弱,这种预期也逐渐落空,进一步影响了市场的稳定。

  分区域来看,生猪价格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北方产区以黑龙江哈尔滨为例,当地生猪价格为 6.6 - 6.8 元 / 斤,大猪存栏超 20%,屠宰场压价力度达 0.3 元 / 斤。由于前期二次育肥猪源集中出栏,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加剧,养殖户只能无奈接受低价。山东潍坊生猪价格为 6.9 - 7.1 元 / 斤,受规模场集中出栏影响,终端消费同比降 15%,猪肉走货缓慢,价格持续下行。

  南方产区中,广东佛山作为华南销区代表,猪价为 7.6 - 7.9 元 / 斤,保持平稳。本地猪源偏紧,加上中秋前活猪调运需求的支撑,使得价格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但周边的广西、海南等地,受高温影响,生猪生长速度放缓,供应端有很多压力,价格上涨动力不足。而四川成都生猪价格为 6.6 - 6.8 元 / 斤,大猪集中抛售导致屠宰企业停收现象频现,养殖户急于出手,市场一片恐慌。江苏南京作为华东产区代表,受冷库猪肉出库冲击,白条走货量周降 10%,猪价为 7.0 - 7.3 元 / 斤,持续下跌。

  这种区域价格的分化,主要是由于各地区的养殖结构、消费习惯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的不同所导致。北方产区养殖规模化程度较高,一旦集中出栏,对市场的冲击较大;而南方产区养殖散户较多,供应相对分散,且部分地区受季节性需求影响,价格相对稳定。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内,生猪市场仍将处于震荡寻底阶段,且存在二次探底的风险。从利空因素来看,高温天气预计还将持续,这使得居民对猪肉的消费热情难以提升,需求端依旧疲软。同时,大猪存栏量仍然偏高,超出正常水平 15%,这部分大猪的集中出栏将会对市场行情报价形成较大压力。规模场在 8 月的出栏计划增长了 5%,他们为完成月度目标,会加大出栏力度,这将进一步增加市场的供应量。屠宰企业在面对如此充足的供应时,有足够的话语权压价收购,预计收购价格可能会被压低至 6.8 - 7.0 元 / 斤,生猪价格甚至有跌破 6.8 元 / 斤的可能性。

  不过,市场也并非绝对没利好信号。南方台风 “莲花” 的到来,对生猪调运产生了影响。部分地区由于运输受阻,生猪无法及时送达市场,导致局部地区出现短期的供需错配。这种供需失衡可能会使得当地的生猪价格会出现短暂上涨。此外,二次育肥户开始试探性地收购 50 - 60 公斤的小猪。他们的这一行为,增加了市场对小猪的需求,使得仔猪价格的跌势有望放缓。如果二次育肥户的收购行为持续增加,可能会对整个生猪市场的供需关系产生一定影响,为市场带来一些积极变化。

  随着时间进入 8 月中旬到 9 月中旬,市场对生猪价格的走势有了一些新的期待,中秋备货或许会成为市场的 “救命稻草”。从需求回暖预期来看,学校开学和中秋礼盒备货的启动,将会为猪肉市场带来新的需求量开始上涨点。学校开学后,食堂对猪肉的采购量将会增加;中秋礼盒备货则会带动对优质猪肉的需求。预计这两个因素将使得白条肉的需求增长 10% - 15%。在需求增加的带动下,广东、福建等地的生猪价格有望反弹至 7.5 元 / 斤。

  从供应压力缓释的角度来看,7 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了 0.5%,这是一个积极信号。如果 8 月能繁母猪存栏继续去化,那么按照生猪的生长周期,10 - 11 月的生猪供应将会有所收缩。市场对 “金九银十” 的旺季一直存在阶段性看涨的预期,在供应减少和需求增加的双重作用下,这种预期可能会成为现实。不过,市场任旧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如二次育肥户的集中出栏、进口猪肉的冲击等,这些都可能会对市场行情报价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持续关注。

  在当前生猪市场行情报价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养殖端应保持理性,以 “稳” 为主,避免情绪化操作。在出栏策略方面,对于 120 公斤以上的大猪,建议逢高出栏。这是因为大猪的饲养成本相比来说较高,且随着体重的增加,饲料转化率会逐渐降低。如果继续压栏,不仅会增加饲养成本,还可能面临价格进一步下跌的风险。同时,要避免与规模场集中出栏 “撞车”,以免在市场供应过剩的情况下,进一步压低价格。

  对于标猪(100 - 120 公斤),可结合当地屠宰场收购价来制定出售策略。当价格在 7.0 元 / 斤以上时,可分批出售,这样既能锁定部分现金流,降低市场风险,又能避免一次性出栏导致价格大大下跌。在成本管控方面,充分的利用 “粮改饲” 政策储备青贮饲料是一个减少相关成本的有效途径。青贮饲料不仅价格相比来说较低,而且营养丰富,能够很好的满足生猪的生长需求。尝试杂粕替代豆粕也是一种可行方法,但替代比例不宜超过 30%,以免影响生猪的生长性能。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合理投喂等措施,将料肉比降低至 2.8:1 以下,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挺过当前的亏损周期。

  从仔猪补栏的角度来看,短期内应保持谨慎态度。8 月上半月,仔猪价格预计会随生猪价格持续下探。7 公斤外三元仔猪有望跌至 35 元 / 公斤以下,此时市场风险较大,建议中小散户暂停补栏,避免 “接飞刀”。因为在市场行情不明朗的情况下,过早补栏可能会面临仔猪价格进一步下跌以及后期生猪价格持续低迷的双重风险。

  从长期来看,8 月下旬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如果此时生猪价格能够站稳 7 元 / 斤,且能繁母猪存栏连续两个月下降,这将是市场行情好转的一个重要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可少量补栏优质仔猪,博弈春节前的行情。因为春节前是猪肉消费的旺季,市场需求较大,价格往往会有所上涨。但在补栏时,要严格挑选仔猪的品质,确保其健康无疫病,同时要合理控制补栏数量,避免过度补栏带来的风险。

  在当前的生猪市场中,需要警惕 “一致性预期” 陷阱。若 8 月中旬二次育肥集中入场,可能会在短期内拉高猪价。这是因为二次育肥户的集中采购会增加市场对生猪的需求,从而推动价格持续上涨。但这种上涨往往是短暂的,9 - 10 月二次育肥猪集中出栏时,市场供应会大幅度的增加,可能再次压制行情。因此,建议养殖户在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时,以 “快进快出” 为主,勿盲目追高。要通过你自己的养殖成本和市场行情,合理制定出栏计划,避免因盲目跟风而造成损失。

  7 月 30 日的猪市在 “破 7 元” 后陷入震荡,北方的 “崩跌” 与南方的 “抗跌” 本质是产能去化不彻底与消费淡季的正面碰撞。对于养殖户,当前第一个任务是 “活着熬过周期”—— 控成本、稳出栏、防疫情,等待 8 月中下旬中秋备货带来的阶段性转机。市场永远不缺机会,缺的是耐心与理性。关注本号,后续将持续追踪猪价实时动态与政策风向,助您在波动中把握先机!(数据来源:中国养猪网、卓创资讯、农业农村部)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本网个人独创的文章,转载请标注明确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内容信息;(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成都新洪友食品有限公司委托红原县淼淼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五香牦牛肉不合格

  成都至臻至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黑猪酱肉馅(速冻熟制品非即食)不合格

  建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025年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问题专项行动典型案例(四)

  益生股份:2025年1-6月纯利润是615.51万元,较去年同期下滑96.64%

  双胞胎集团帮扶小企业全南现代牧业起死回生,反被其以小欺大、肆意抹黑、恩将仇报,上演现代版的“农夫与蛇”!

  诚信尚俭 共享食安——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柳州活动暨广西柳州市、湖南怀化市、贵州黔东南州食品安全跨区域合作10月15日启动